在商周摩根富林明全球總裁史丹利的專訪裡, 記者問他現在市場波動非常劇烈,一不小心就套牢. 但又要適度投資, 有什麼基本原則可循?


他提到: "資產裡的投資比重是非常個人的部份. 這個數字 =資產-生活上的基本需求. 根據自己需求以維持生活的金錢, 這部份歸至保守部位, 這樣市場下跌時, 也不影響生活; 其他的部份, 都是可以拿來投資的錢. 你投資的金額, 必須是如果全部失去, 你晚上也睡得著的金額, 因此無論市場怎麼變動, 都應該保持那個比重在市場裡. 投資最難過的事莫過於,投資人把過多的錢放在高風險投資中, 上揚的時候還好, 下滑時就承擔很多痛苦"


這和我的觀點吻合. 前一陣子向劉漢龍老師再次釐清資產配置的觀念, 正是從這個角度來看, 最近也正和客戶們討論到這個部份, 這會讓人安定下來. 資產配置並不是單指基金買了哪幾檔? 股票買了哪幾支? 而是整體資產的狀況, 安不安全? 放不放心? 定期檢視, 做適當的調整. 就如史丹利提到的, 比重是非常個人的事, 因為每個人的安全感界限不同.


在看到" 你投資的金額, 必須是如果全部失去, 你晚上也睡得著的金額"這段時, 我問了身邊的女兒:


" 如果你有100塊, 可以拿出多少來, 都賠掉你不心疼?"  她說:"10塊" (10%)


" 如果你有1000塊呢? "  她說:"300塊" (30%)


" 如果你有1萬塊錢呢? "  她說:"5千" (50%)


" 如果你有100萬呢? "  她很猶豫地說:"10萬以內, 再上去都是10萬以內啦!"  (小於10%)


有沒有發現, 很有趣的答案:1.不是錢越多或越少就能冒險  2.承受度會改變  3.多少才是多真的非常個人的


我們這樣問客戶的時候, 常得到賺越多越好, 其實背後就隱含了風險. 我下次要把這個例子告訴客戶, 對自己的錢, 真的要三思! 整體地想過才好做長期的規劃, 辛苦賺來的錢是不能拿來玩的.


這時我先生補充他在課堂上聽到的, 他們老師問同學:" 當你有一億時, 可以承擔多少比例的風險?", 那位同學很認真地思考著答案. 你覺得是多少呢? 我說:"不需要承擔風險!" 女兒在旁邊大笑說:"真的!"


這就是理財的精神, 老師說:理財是一件高興的事, 要吃得好,也要睡得著. 如此而已!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