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晚是沖著兩位大師而來的. 一位是演奏者:雅布隆絲卡亞(Oxana Yablonskaya), 一位是作曲者:柴可夫斯基(P. Tchaikovsky).


    在"遊藝黑白" 書中不斷討論著法國派,俄國學院派及各種其他派別的彈奏方式的不同, 但文字如何能表達聲音? 什麼是珍珠似的聲音? 什麼是情感濃烈的聲音? 什麼聲音猶如水面波光粼粼, 什麼聲音是海浪波濤洶湧? 大聲小聲是完全不足以形容的. 透過文字描寫去想像聲音可能的呈現方式, 這其實是憑藉自己過去經驗的產物, 如果沒有類似經驗, 與真實常會相去甚遠. 所以, 我想聽聽那是什麼樣的聲音~


    書中的鋼琴家專訪問錄裡有雅布隆絲卡亞, 說她是傳承自俄國學院派的正統. 節目介紹中說她有「蘇聯秘密武器」,「俄羅斯鋼琴女皇」的美稱, 說她豐富靈性的演奏技巧總令音樂散發出高貴優雅的氣質,獲獎無數, 能演又能教, 演出足跡遍及世界各地,並經常與全球各大知名交響樂團、指揮合作,同時也是紐約茱麗亞音樂學院教授, 現年已經71歲了。 這樣的名家要來怎能錯過! 況且票價真的不高,不去可惜!

    再者, 獨奏會的曲目中有柴可夫斯基的《四季》. 從以前就很愛聽一首曲子, 但一直不知道是誰作的, 一直到妞要彈柴可夫斯基的《四季》, 我們買了CD來聽之後, 驚喜的發現原來我愛的那首是12首曲子裡的"秋歌". 妞練了其中幾首, 有的很難她不會. 這次曲目中有全本完整演奏, 當然要去聽. 看她一首接著一首, 輕柔,激昂都隨她的手如行雲流水般釋出. 手勢不同, 聲音差異好大, 感覺輕鬆抬手放下, 聲音就爆發出來. 看到她的演奏, 也難怪妞說很難. 聽起來簡單的音樂, 演奏技巧真不少,  真的不容易!


演出曲目Program】
貝多芬:D大調第七號鋼琴奏鳴曲,作品10之3
L. van Beethoven: Piano Sonata No. 7 in D Major, op. 10-3


拉赫曼尼諾夫 : "柯瑞里" 變奏曲


蕭邦:三首馬厝卡舞曲


柴可夫斯基:四季,作品37
P. Tchaikovsky: The Seasons, op. 37


   這次因為票價不高, 所以都選了左邊的座位, 可以看見音樂家的手. 姜老師說要注意看他們的演奏方式, 書上也一直討論著這個部份, 這和聲音的表現很有關係. 這次和上次李雲迪的表演,因為都不只是聽, 還觀察了演奏方式, 果然有不同的體會. 我的了解沒那麼深刻, 妞在等簽名時倒是跟我說, 有一些她在練習時不知道怎麼彈的, 現在知道了. 果然是外行看熱鬧, 內行看門道.


   她的第三首安可曲, 我不知曲名, 本應是音樂會結束時的輕鬆, 但是聽著聽著, 有了難過的感覺?! 是為了什麼? 曲子或人? 啊~ 不了解~


   這次要妞帶譜去, 對著譜, 那些樂音和音符是有關連的, 也許她就更清楚怎麼彈,怎麼表現了. 會後問她要不要簽名? 她說要! 因為有連結的關係吧!  雅布隆絲卡亞的簽名簽在柴可夫斯基:四季,作品37 的樂譜上.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